环境管理与评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420805)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环境管理与评价
专业代码:420805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3-6年
职业面向
所属 专业大类 (代码) |
所属 专业类 (代码) |
对应行业 (代码) |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
主要岗位群或 技术领域举例 |
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
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 (42) |
环境保护类 (4208) |
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77) |
环境监测工程技术人员 ( 2-02-27-01) |
从事环境变化监视、检测及其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影响评价的工程技术人员 |
环境监测员 污水处理工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 化学检验工(中级) 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 室内环境治理员 |
环境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人员 ( 2-02-27-02) |
从事环境污染防治工程设计、咨询、环境工程施工指导、监督,环境保护设施维护的工程技术人员。 |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技术人员 (2-02-27-03) |
从事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和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调查的工程技术人员。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修养,掌握环境管理与评价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等领域,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竣工环保验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环境治理、环境监测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知识规格
①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②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相关知识;
③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高等数学、外语、基础化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④掌握环境管理、分析化学、环境监测、环境治理、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等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⑤掌握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划方案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
⑥掌握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及审核的有关知识;
⑦掌握清洁生产审核的方法;
⑧掌握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应急预案及处理处置方法;
⑨掌握污染物常规项目监测方法;
⑩了解最新发布的环境保护相关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2.能力规格
①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③具有制定监测方案、处理统计监测数据的能力;
④具有从事企业及其他排污单位环境管理的能力;
⑤具有依托法律法规对工程项目开展环境监理的能力;
⑥具有开展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能力;
⑦具有依据规范编制环境影响评价、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的能力;
⑧具有进行环境风险评估、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能力;
⑨具有为企业提供清洁生产审核咨询服务、编制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的能力;
⑩具有本专业需要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素质规格
①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②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③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④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⑤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
⑥具有开展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能力;
(三)培养模式
环境管理与评价专业是通过对环境污染物监测获取各种环境数据,进而对区域环境、企业环境进行治理、评价、管理与规划的专业,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遵循职业能力形成的基本规律,采用“能力本位,递进提升”的 “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环境监测能力、环境治理能力、环境管理能力、环境评价能力、专业拓展能力”的能力培养主线,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为环境管理、环境评价、环境监测行业提供合格的专业人才。
六、课程体系及要求
(一)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图
根据环境管理、环境评价岗位群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结合调研结果和企业意见,形成如下图所示的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图。本课程由公共基础课程、职业技术课程和集中性实践三部分组成。公共基础课程着眼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职业技术课程以工学结合的课程为主;集中性实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图2 环境管理与评价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图
(二)公共基础课
1.公共基础必修课程
序号 |
课程 名称 |
课程目标 |
课程主要内容 |
教学方法 手段 |
学时 |
1 |
军事理论 |
通过军事理论以及相关的军事法规学习,培养大学生具有关心国防、爱国防的观念,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自觉地为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努力奋斗。 |
国防概述、国防法规、军事思想、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信息化战争等。 |
多媒体教学 讲授教学 案例式教学 |
32 |
2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为大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
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法律精神与法制观念教育等。 |
多媒体授课 项目教学 案例式教学 |
48 |
3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学习,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使学生在正确认识社会基础上适应社会发展,实现人生价值。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基本理论和精神实质、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总任务、总布局等相关内容。 |
多媒体授课 项目教学 案例式教学 |
60 |
4 |
形势与政策 |
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当代大学生投身于国家经济建设事业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明确自身的人生定位和奋斗目标。 |
党和国家推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当代国际、国内形势的热点、焦点问题;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等。 |
多媒体授课 项目教学 案例式教学 |
16 |
5 |
心理健康 |
通过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与相关活动的体验,认识常见的心理问题,学会预防、缓解和解决心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其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
针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精选身心健康、心理咨询、认识自我、积极适应、塑造人格、学会学习、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恋爱心理、应对挫折、网络心理、珍爱生命等主题,有效指导和解决大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和困惑,有利于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成长成才,而且对其今后成功走向社会、追求幸福人生亦有指导意义。 |
多媒体授课 项目教学 案例分析和问题讨论 |
32 |
6 |
体育与健康 |
体育与健康课是培养学生具有顽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勇于进取的作风。通过教学过程,锻炼学生强健的体魄,提高学生各项身体素质,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提供良好的身体保障,并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一定的技术和技能,为终身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习惯。 |
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通过选项,学习各项目的技术和提高技术的运用能力。 主要项目有: 足球、篮球、排球、网球、毽球、武术、健身操。 |
课堂教学。利用讲解、示范和练习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利用理论课学习健康知识。 |
104 |
7 |
大学英语 |
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
掌握2,500个核心词汇及常用词组,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时加以运用。根据具体情况学习一些与行业相关的常见英语词汇,从而借助词典能阅读和翻译相关专业的英语资料。 |
多媒体教学 讲授教学 |
60 |
8 |
高等数学 |
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运算能力,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能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抽象概括,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通过数学的学习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强化一定的数学素养,为从事环境工程专业工作和后续各课程的学习奠定较好的数学基础。 |
一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导数的应用。数据运算、数据统计方法。 |
多媒体授课 项目教学 |
60 |
9 |
信息技术 |
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全面、系统地熟悉目前流行的中文word、中文Excel、中文Powerpoint等计算机办公软件和Internet及网络基础知识,为学生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
计算机基础知识、汉字输入法、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及网络基础与应用等几部分内容。 |
多媒体授课 项目教学 案例式教学 |
60 |
10 |
应用文写作 |
通过应用文写作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各种实用文体的写作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和写作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实用文体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具备未来职业生涯中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行政公文,日常事务类、经济类、社交礼仪类、新闻宣传类、求职应聘类等文书,科技论文。 |
项目教学 模块式教学 案例式教学 |
32 |
11 |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
教会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及专业技能水平来规划其职业生涯,并使学生掌握在就业面试时的相关方法与技巧。 |
职业生涯规划特点与方法、面试方法、就业注意事项等。 |
多媒体授课 项目教学 案例式教学 |
38 |
12 |
大学生创业指导 |
通过系统的讲授创业方法、创业思路,使学生能够接触到创新创业相关的理论。培养学生未来自主创业能力。 |
大学师生创新创业理论、创业方向、创业注意事项。 |
多媒体授课 项目教学 案例式教学 |
16 |
13 |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 |
通过模拟教学、案例教学,训练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
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政策、创新创业流程。 |
多媒体授课 项目教学 案例式教学 |
16 |
2.公共基础选修课程
公共基础选修课程包括人文素质教育和公民道德两类,要求学生选修每类中的一门课,修满2学分。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 |
课程主要内容 |
教学方法手段 |
学时 |
1 |
人文素质教育(历史、文学欣赏等) |
本课程旨在培养大学生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学会思考和判断,并且养成透过问题和现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对个人和环境的理解能力,逐步改善个人对现代世界的了解能力,从而形成价值判断的能力。因此,本课程最主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
主要是为大学生的精神成人提供优质的精神资源,向大学生传播人类普世价值谱系,使他们在人与自我、人与国家、人与世界的思考中形成自己的看法,并且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
多媒体授课 项目教学 案例式教学 |
16 |
2 |
公民道德修养(礼仪、传统文化等) |
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认清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成才、成人,获得真、善、美的心灵启迪,和道德精神上的净化、提高,不断的加强自身修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以德治国”的思想,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大学生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
多媒体授课 案例式教学 |
16 |
(三)专业课程
职业技术课分为职业技术必修课和职业技术选修课两大类,其中五门核心课程分别为:环境管理、环境监察、建设项目污染源分析、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用★标注)。
1.专业必修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 |
课程主要内容 |
教学方法 手段 |
学时 |
1 |
基础化学 |
了解化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化学元素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常见无机物基本性质。掌握有机物的基本类型;掌握有机物的结构和命名;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物理和化学性质。 |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化学键、分子间力和晶体结构;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酸碱、配位等四大反应平衡;重要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物质的基本类型;有机物的结构和命名;有机物的基本物理和化学性质。 |
多媒体授课 项目教学 实验教学 |
90 |
2 |
分析化学 |
熟练掌握化学分析的理论知识与规范化的操作技能,能够根据国家和环境行业标准进行化学分析。 |
要求学生掌握定量化学分析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技术,包括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和数据处理方法。 |
多媒体授课 项目教学 实验教学 |
60 |
3 |
仪器分析 |
熟练掌握现代仪器分析测试技术,具备从事仪器分析所必备的素质、知识与技能和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的环测监测专业方向课程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
原子吸收分析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电位分析法、色谱法、红外光谱等分析方法及分析方法原理,测定条件选择,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手段。 |
多媒体授课 项目教学 实验教学 |
60 |
4 |
环境监测 |
掌握测定环境中污染物的性质、浓度的方法,观察、分析其变化及对环境影响。掌握和评价环境状况,为防治环境污染提供可靠的监测数据和科学的测试技术。 |
环境监测包括背景调查、确定方案、优化布点、现场采样、样品运送、实验分析、数据收集、分析综合等过程。 |
多媒体授课 项目教学 实验教学 |
90 |
5 |
环境法律法规 |
熟悉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具备查阅、运用环境法规、环境标准的能力。 |
环境法治的基本概念、任务、方法和手段、环境法治规律、案例;环境保护相关法规、制度;环境保护国家相关标准和国际标准。 |
多媒体授课 项目教学 |
30 |
6 |
环境污染控制技术 |
了解水污染处理、大气污染处理、固体废物处理的方法,掌握水污染处理、大气污染处理、固体废物处理设备的运行与维护。 |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废水处理技术、大气污染处理技术、固体废物的治理及其他污染防治技术。 |
多媒体授课 项目教学实验教学 |
90 |
7 |
环境工程制图与CAD |
使学生熟悉工程制图国家标准,掌握工程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和常用的示图方法。具有绘制和识读一般环境工程施工图的基本能力。能够熟练使用 CAD 设计软件进行环保工程工艺设计。 |
工程制图基本知识与原理,环境制图标准与图示表示方法、工程制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环境工程施工图的识图步骤、方法和技巧。 |
多媒体授课 项目教学 |
30 |
8 |
★环境管理 |
了解环境管理的基本理论、制度与标准,掌握环境管理的技术方法,能对自然资源、区域环境、建设项目和工业企业进行环境管理。 |
环境管理理论基础;环境保护法、环境管理制度、环境管理的基本方法;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区域环境管理;建设项目和工业企业环境管理 |
多媒体授课 项目教学 |
90 |
9 |
★环境监察 |
了解环境监察的基本内容、方法和要点,掌握污染源及其污染防治设施、建设项目、生态环境的监察方法;能规范使用环境监察文书。 |
企业污染物排放量核算与排污申报登记;污染源现场监察要点和常见的违法行为的执法处理;建设项目环境监察要点和常见的违法行为的执法处理;环境监察执法文书的使用和制作规范。 |
多媒体授课 项目教学 |
60 |
10 |
★建设项目污染源分析 |
了解建设项目中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排方原因、排放量、排放方式,能对污染来源进行分析,预测。 |
“三废”在工艺中的产生位置、产生原因、排放量、排放方式、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非正常生产时污染物排放量;噪声主要排放设备、排放方式、排放强度;污染源分析方法。 |
多媒体授课 项目教学实验教学 |
60 |
11 |
★环境影响评价 |
掌握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水、气、声、固、生态的环境现状和预测评价知识,以及风险评价等基本知识;初步具备编制一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能力。 |
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概念、相关标准和法律;环境影响评价程序、评价技术方法、工程分析;水、大气、声、固体废物、土壤、生态环境评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验收 |
多媒体授课 项目教学 |
120 |
12 |
★清洁生产审核 |
了解清洁生产审核的定义、内容和程序,能进行对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能源审计,并编制替代方案。 |
清洁生产审核的定义、原则、作用和对象;生产过程评估;替代方案产生,替代方案评价;能源审计;清洁生产审核程序;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的编制 |
多媒体授课 项目教学 |
60 |
13 |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掌握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理和预防方法,能编制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体系;环境污染事故应急设备、预案编制,事故应急教育、培训和演练;污染事故应急响应。 |
多媒体授课 项目教学实验教学 |
30 |
14 |
环保设备运营管理 |
掌握废水、废气处理设备的构造、操作管理与维护方法,能制定废水、废气处理设备的运营管理制度。 |
废水、废气处理设备、自运在线监测设备的运营管理制度,废水、废气处理设备的操作管理;废水、废气处理设备常见问题。 |
多媒体授课 项目教学 |
60 |
2.专业选修课程
专业选修课共四门,每门2学分,要求学生选修其中两门,修满4学分。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 |
课程主要内容 |
教学方法 手段 |
学时 |
1 |
环境化学 |
了解环境的化学组成、性质;掌握环境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形态、分布、迁移和转化规律;掌握污染物控制和治理的原理及方法。 |
环境问题与环境污染物;水、大气、土壤环境化学;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迁移转化;典型污染物在环半日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环境化学实验。 |
多媒体授课 项目教学实验教学 |
30 |
2 |
环境微生物 |
了解微生物自身的特性和其在环境学领域和环境监测中具有独特的作用,了解微生物实验等内容。 |
介绍微生物的个体、群体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微生物生态与环境生态工程中的微生物作用,如何应用微生物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中发现和出现的问题。 |
多媒体授课 项目教学 |
30 |
3 |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
了解环境管理体系的组成、审核程序,掌握审核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编写方法,能对企业环境管理体系进认证。 |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术语与定义;第一、第二、第三方审核的定义与区别;审核计划的主要内容和编写方法,信息收集的方法。 |
多媒体授课 项目教学 |
30 |
4 |
环境保护概论 |
掌握正确的自然观,了解区域规划和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了解保护环境的各种技术,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理念。 |
环境生态学基本知识;资源与环境、大气污染、水污染及其防治;固体废物的处置与利用;环境管理与环境法规;环境监测与评价;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
多媒体授课 项目教学 |
30 |
3.集中实践教学
(1)必修集中实践
序号 |
项目名称 |
实训目标 |
实训主要内容 |
实践地点 |
开设学期 |
周数 |
1 |
基础化学实训 分析化学实训 |
初步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化学分析基本操作。 |
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化学分析基本操作 |
综合实训室 分析实训室 |
1 |
2 |
2 |
仪器分析实训 环境监测实训 |
掌握常用分析仪器的使用方法,熟悉环境监测原理及方法,能对水、大气污染物进行监测。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离子计的使用;检测水质、大气污染物的含量。 |
仪器分析实训室 环境监测实训室 |
2 |
2 |
3 |
污染物控制实训 环境管理实训 |
掌握污水、大气污染控制原理及操作;掌握环境管理的原理和方法 |
污水处理、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置;环境管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环境治理实训室 校外实训基地 |
3 |
2 |
4 |
环境影响评价实训 环保设施运营实训 |
掌握水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技能,掌握环保设备运营、选择及维护方法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环保设备的选择、运营操作 |
环境仿真实训室 校外实训基地 环境治理实训室 |
4 |
2 |
(2)选修集中实践
选修集中实践包括环境监察与执法实训、环境微生物检测实训两项,每项1学分,要求学生选修其中一类,修满1学分。
序号 |
实训项目名称 |
实训目标 |
实训主要内容 |
实训地点 |
开设学期 |
周数 |
1 |
环境监察与执法实训 |
了解环境监察工作原则,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掌握环境监察工作流程 |
对污染源排放情况进行现场监督、检查与处理 |
校外实训基地 |
第3学期 |
1周 |
2 |
环境微生物检测实训 |
掌握培养基的制作方法,了解无菌操作方法,能进行水、大气中微生物检测。 |
水中菌落总数的测定、大气、土壤中微生物测定 |
校内实训基地 |
第4学期 |
1周 |
(四)素质教育活动
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素质教育不低于10学分。
类别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课程 性质 |
考核 方式 |
开课学期 |
备注 |
考核部门 |
课 程 类 素 质 教 育 |
1 |
心理健康(上、下) |
32 |
2 |
必修 |
考查 |
第一、二学期 |
每学期16学时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2 |
人文素质教育 |
16 |
1 |
限选 |
考查 |
第三学期 |
成绩考核合格获得1学分 |
基础部 |
3 |
公民道德修养 |
16 |
1 |
限选 |
考查 |
第四学期 |
成绩考核合格获得1学分 |
基础部 |
4 |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
16 |
1 |
必修 |
考查 |
一、三或二、四 |
成绩考核合格获得1学分 |
招生就业处 |
非 课 程 类 素 质 教 育 |
1 |
学生操行教育与评定 |
|
2 |
必修 |
考查 |
各学期 |
学生各学期操行评定合格获得2学分 |
学生处 |
2 |
专业活动(系部开办特色活动) |
|
1 |
限选 |
考查 |
各学期 |
每学期参加1次系部活动获得1学分 |
各系部 |
3 |
体育达标 |
|
4 |
必修 |
|
每学年考核一次每次1学分 |
考核合格获得2学分 |
体育部 |
4 |
专业技能证书 |
|
1 |
必修 |
考试 |
第四学期 |
“1+X”证书,考试通过获得1学分 |
成教处 |
5 |
校内课外活动包括:文体活动、考证(全国计算机等级、英语等级、技能大赛竞赛、必须专业技能证书以外专业技能证书等) |
|
2 |
限选 |
考查 |
前5学期 |
在有关活动中取得相应成绩而获得的学分可以冲抵其他选修课的学分。 |
教务处、各系部 |
6 |
社会活动(社团活动、社会调查、社会实践) |
|
1 |
限选 |
考查 |
前5学期 |
学生累计参加一周以上社会活动获得1学分 |
团委 |
|
|
合计 |
80 |
16 |
|
|
|
至少修满10学分,其中选修4学分 |
|
七、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环境管理与评价技术专业共有专兼职教师13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4名,讲师8名;具有硕士学位8名;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面)1名,丹东市自然科学学科带头人1名;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占100%,平均年龄45岁,形成了老、中、青可持续发展的梯队格局。
团队所有教师都具备11年以上教学经验,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形成了良好的师德师风、职业素养和专业精神;团队中长期下企业生产实践经历的有10人,占教师比例为76.92%,具有丰富企业实践经验和较高的实践能力;环境管理与评价技术专业专任教师团队普遍掌握现代化信息教学手段,部分教师具有较强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
(二)教学设施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环境管理与评价技术专业教室配备了黑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WiFi环境,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能够为专业教学的信息化手段应用提供硬件保障。教室内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训室基本条件
我系现有检测分析实训室、环境监测实训室、环境治理实训室和环境仿真实训室,能满足专业课程开展实习实训的要求。
(1)检测分析实训室
配备实验台、通风柜、水电等基本实验条件;配备大气采样器、水质采样器等样品采集设备;配备移液管、容量瓶、滴定管等容量分析设备;配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离子计、能谱仪等仪器分析设备;用于基础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等课程的实训教学。
(2)环境监测实训室
配备酸度计、浊度仪、分析天平、生化培养箱、显微镜、声级计、测氡仪、自动水质检测仪等污染物监测所需仪器,用于环境监测、建设项目污染源分析等课程的实训教学。
(3)环境治理实训室
配备水污染治理的物理、化学、生化处理实训装置,数据采集多功能除尘器性能测定实训装置、数据采集烟气脱硫实训装置、汽车尾气及氮氧化物气体净化反应装置等大气污染治理的除尘、脱硫、脱硝实训装置,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实训装置,用于环境污染源控制技术、环保设施运营管理等课程的实训教学。
(4)环境仿真实训室
配备投影设备、白板、计算机,安装环境仿真软件及Photoshop和office办公软件等,用于环境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制图CAD等课程的实训教学。
3.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我系环境类专业具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目前与丹东市精益理化测试有限责任公司、丹东市污水处理厂、大连华信理化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辽宁华盛环境监测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相应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实习管理规范,安全规章制度齐全,设备齐全,企业指导师傅认真负责,能够开展环境管理、清洁生产审核、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环境治理等实习实训活动。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
环境管理与评价专业教学所使用的的教材均为“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
2.图书文献配备
我院图书馆配备了齐全的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环境评价与咨询服务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操作规范、实务操作类图书及专业学术期刊等,能满足环境管理与评价专业的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究等工作的需要;建设了数字图书馆,方便师生进行线上、线下的专业资料查询、借阅。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
环境管理与评价专业目前建有《分析化学》、《环境监测》等课程的教学课件、电子教案、试题库等专业教学资源,在超星学习通等网络教学平台建立网络课程,能满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要求。
(四)教学方法
从专业思想教育入手,强化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专业建设紧紧围绕培养环保领域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使学生学之能用,用之能胜,有较强的从事环境监测、环境治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实际工作的能力,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对人才的需求。
环境管理与评价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由基础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两部分构成。针对不同专业课程的特点,充分考虑我校学生特点、实验仪器设备和教学资源的配置情况,主要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强调“做中学,学中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要教学方法如下:
1.项目任务式教学法。结合实际企业生产作业项目,模拟、设计若干项监测或治理项目下发给学生作业小组,带着任务完成相应的专业技能学习。适用于《分析化学》、《环境监测》、《仪器分析》、《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等专业课中实训内容的讲授。
2.案例式教学法。根据教师从企业调研、收集的案例或者下企业生产实践的生产作业经历,制作出对应专业课的相关案例,对案例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了解、掌握真正的环境管理、评价、监测程序。适用于《环境管理》、《环境监察》、《环境影评价技术》等专业课的讲授。
3.讨论式教学法。针对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内容,可进行学生分组讨论,集思广益,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适用于《环境法律法规》、《建设项目污染源分析》、《环境监测实训》等专业课的理论内容讲授。
4.小组合作法。针对集中性实习、课堂随堂实验等课程内容。将学生分成若干作业小组,并按照实际生产作业岗位为每人设置不同角色,合作完成若干项实习、实验任务,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严谨认真职业素质。适用于《环境管理》、《清洁生产审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环境影响评价》等专业课的实践教学。
(五)课程思政
1.专业基础课教育模块
该模块课程思政,主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围绕着环境管理与评价专业的所需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与思维模式,锻炼学生在面对复杂科学问题时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入手,逐步形成模型概化(由复杂到简单)、数据筛选、多情景评价与预测的思路,掌握多学科思考问题模式,通过该模块课程所涉及的自然科学中的规律、矛盾、动态演变、守恒等诸多原理,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等基本方法与方法融入其中,让学生逐步建立起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逐渐理解、掌握马克主义方法论,为后续学习、工作等打下坚实的方法与思路的基础。
2.专业课教育模块
专业课教育模块课程思政主要以专业知识为主线,围绕着学科前沿、我国环境保护技术发展历程等方面,让学生掌握学科的综合发展历程,我国在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顶层设计、制度体系与机制框架,环保行业的发展与方向,提炼环境管理与评价专业体系中所蕴含的哲学历史观,即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密不可分,我国在保护环境、致力全球环境保护中的政治优势,在未来引领全球技术发展的必然性,同时深入挖掘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进行的制度、机制探索、示范工程实施等典型案例,树立专业责任感与自豪感,提升学生投身环保事业的使命感。
3.实验实训课教育模块
实验实训课教育模块的课程思政将围绕学术诚信,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行统一,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操作习惯、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围绕工程师的职业道德与规范,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规范与标准,贯彻生态文明理念;围绕国家、行业和地方的环境政策与技术的发展,结合实习的现场观摩与练习,深刻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运用全面、发展、辩证的眼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素质拓展等三类实践,以“知行合一”为目标,引领学生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教育学生弘扬劳动精神,扎根国家、行业和地方,了解国情、民情与行情,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面对难题“敢闯会创”,增强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同时锻炼团队与集体意识。
(六)学习评价
1.专业课程的学习评价
环境管理与评价专业课程的学习评价采取采取理论考核、实训考核相结合的模式,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给予正确、公正的评价。
考核标准包括以下3点:
考试方法和考核成绩综合评价分别对上述环节作出相应的要求,开课之初向学生明确考核标准,在课程总成绩中增加平时成绩的考核。课程成绩按三项要求:平时表现与测验、实验、期末考试。最终评定出总成绩。
(1)平时分数(20%)
重点考核学习态度,加强过程性考核。内容包含课堂出勤、课堂互动、课堂表现、作业、笔记等。结合阶段开卷笔试:命题结合实例,试题灵活性大,有利于考查学生运用理论依据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克服死记硬背。
(2)实践能力测试(30%)
利用环境管理与评价专业的环境监测设备、环境治理设备、模拟仿真设备,考核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考核学生对环境影响评价实操、监测设备实操的熟悉程度。
(3)期末考试(50%)
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采用学院统一考试形式。
考核方法总的要求是使平时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占有相当分量,增大实践能力测试的比重,将期终考试的要求与平时的学习过程结合起来。
2.集中性实习的学习评价
环境管理与评价专业集中性实习的学习评价采取“实习报告+实习表现”的成绩评定模式。其中实习报告占40%,主要考察学生对实习项目的理论掌握情况和监测报告的书写情况;实习表现占60%,主要从学生对实训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来进行评价。
(七)质量管理
1.学校及环境与生态系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顶岗实习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标准制订等质量标准建设,通过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环境管理与评价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
2.学校及环境与生态系分别设置了校级教学督导组和系部二级教学督导组,完善了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建立健全听课制度,建立与“订单式”合作企业联动的实习实践教学环节督导与评价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等教研活动。
3.学校建立了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环境与生态系建立专业建设委员会,通过每年定期开展的研讨会,对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研讨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针对应届毕业生进行毕业生问卷、毕业生家长问卷和用人单位专项问卷,掌握学生的就业心理和就业状态,反馈专业教育成果;掌握毕业生就业单位对人才综合素质的需求和专业教育的需求情况。
八、毕业标准
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完成各教育教学环节,考核成绩合格,修满149学分,准予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