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系
系部动态
当前位置: 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 >> 系部动态 >> 正文
【学习身边榜样】 学习身边榜样,凝聚奋进力量
发布时间:2023-11-01 发布者: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机电系党总支组织开展“学习身边榜样”活动,紧紧围绕学习身边榜样,树立可信可学、可追可及的标杆。学习身边榜样,凝聚奋进力量。

王洪艳,女,中共党员,现任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机电系教学主任。从教22年来,王洪艳扎根职业教育,关注专业发展前沿动态,奋战教学一线。她勤奋敬业,矢志耕耘,把教书育人当成不懈的追求,培养学生成才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用爱心去感染每一颗年轻的心灵,用真诚去鼓舞每一份求知的渴望。13年她无私奉献,贯彻学院导师制来提质培优,她带领创新团队参加省级技能20余次获一等奖多次。她利用业余时间下企业、参加各种培训,全面提升业务能力与教学水平,教学过程中倡导换位思考,积极推广合作式教学模式。作为机电系教学主任,重视青年教师“传”、“帮”、“带”的工作和团队整体建设,重视校企合作发展专业建设。完成课题、论文、教材、专利等教科研成果51项。荣获“辽宁省优秀教师、教学名师”、优秀导师、科研骨干”,“丹东好人最美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42项,以骄人业绩赢得了学院领导和师生一致好评。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她播撒汗水,浇灌心灵,滋润着心爱的学子,以出色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敬,三尺讲台存日月,一支粉笔写春秋。

凝心聚力 导师引领

至学院成立导师制以来,王洪艳老师组建创新团队,无私奉献16载,培养中国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人才,共计百余人。

导师制是一种落实德技并修、育训结合、提质培优的培养模式,是以关注学生思想成长为理念,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加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使学生的知识架构与道德成长同步发展,真正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提高专业技能的精湛性。导师制是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有益补充,是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互补,是教书功能与育人功能的互补,是对高等学校实施政治辅导员制度的重要延伸。导师在教育学生时“动之以情,深于父母;晓之以理,细如雨丝”,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特色,创建一种民主平等,互相合作,彼此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回报学院、感恩地院的宣传佳径。

【严爱并举,德技并修】用爱的教育来打动学生内心,用严格的要求指导学生的行为,用无私的奉献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尊重、信任、理解学生的基础上,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教好学生,引领好学生的原则。工作十余年间,学生一直亲切地称呼“艳姐”,正是我院教师善于弯下身来体察学生心灵,尊重学生人格,倡导师生平等的最佳证明。师生之间没有距离,更能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工作得心应手。课堂上,团队教师治学严谨,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能深深地抓住每个学生的心。在她的课堂上,经常能传出学生的讨论声、笑声和掌声。课余时间,她还经常向学生们征求改进的建议,谦虚的品质、精湛的专业技能得到学生的信服和尊重。

【无私奉献,桃李满园】多年来,王洪艳带领团队教师坚持从新生一入学就开始选拔培养,利用7.8节、晚自习、周末的时间给学生义务传授最新的技能;假期利用钉钉授课,微信批改作业,学习通录制视频,腾讯会议共同交流;要是学生还没有消化知识,老师就一对一的线上指导。就这样从不计报酬,义务一做就是13载。导师团队严格按照计划有序培养,所以才能取得省级技能大赛第一名的好成绩。辅导学生先后荣获过“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院特等奖学金”30余次;参加省级技能20余次获1等奖4次、2等奖10次,三等奖20余次。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团队中成为党员有30余名,专升本在读及毕业人数25人,全日制研究生1人,日本留学1人,团队学生多数已经成为企业骨干,现在我们师生已成为校企合作的伙伴,实时互通交流保证教学内容与企业相关,与社会需求同步。

【立德树人,师德为范】导师不仅应成为学生学业上的领航者,更要担当提升学生为人处事能力的指路人。每周四进行一次思政教育,团队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作为工作的重要着力点,立足校园,走向社会,通过举办各种实践体验活动使学生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她努力走进学生们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体味他们的喜怒哀乐,通过扎扎实实地推行导师“指导、引导、辅导和督导”的工作理念,真正实现了平凡的教室遍布阳光,学生的心中撒满欢愉的效果。

爱动其心 严导其行

学院推行导师制以来,在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况下,王洪艳老师始终坚持担任机电系创新团队导师。她认为,导师工作是对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有益补充,是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互补,是教书功能与育人功能的互补,是对高等学校实施政治辅导员制度的重要延伸。她还在全系积极推广分阶段分层次递进式教育模式,即:“一年级带动、二年级监督、三年级指导”。“带动”是因为新生入校后,从高中的学习模式突然转到大学模式,往往不知所措,再加上课外活动增多,自主时间增多,此时,就需要导师经常跟学生沟通,讲解学习方法,明确专业性质及就业去向,有的放矢,使其迅速适应大学生活;“监督”是因为到了二年级,学生已经熟悉了大学的情况,就会产生懒惰、不思进取等消极情绪,这时需要及时地监督,纠正错误观念,引导学生步入正轨,提升专业技能,完善综合素养;“指导”是正确引领学生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未来的专业发展方向,在就业和升学等问题上做好选择与规划,明确目标,找准方向,这些都需要导师及时给予指导。

【细致入微,关怀备至】导师制是以学促教,教学相长的好模式。为更好地参加省工业产品设计大赛,在不足1个月的准备时间里,师生硬是克服重重困难,啃下了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新软件,师生共同探讨,互帮互助,在比赛中,师生均荣获辽宁省一等奖。

暑假,王洪艳老师给安排冯同学到“丹东鑫茂机械有限公司”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动手能力,短短1个月的时间里,他就学会了车床,铣床,摇臂钻床的操作。同时,还利用晚上休息时间为该公司的员工培训AUTOCAD软件,赢得了老板、同事对我院学生的高度认可。

梅同学返校回来途中包裹丢失,所有的现金都丢了,王洪艳老师就这样给他每个月的生活费。假期还给他找工作,没有住的地方就把学生带回家住,这个同学发至内心的说“老师要是没有遇到您,我可能还是那个站在足球场都没有人敢踢足球的坏小子,你就是我的妈,我会永远记得您的好”,就这样梅同学每年都要回来看他的恩师。

张同学鼻梁骨意外骨折,父母在外地打工,其父母电话中说“我儿子回家总是提到老师的好,孩子放到你们那我们一百个放心,手术的事您就全全负责吧,我们就不过去了,有您我们放心”就这样一陪就是一周。现在张同学是技术部经理,前几天带着爱人一起回来看他的恩师。

当知道唐同学来自贵州偏远的山区,拿着一瓶水和几个鸡蛋,自己一个人坐了56小时的火车来到丹东,3元的公交车票都舍不得花,自己背着大行李靠着双腿走了2个小时到达学校。王洪艳老师主动找的唐同学让他加入创新团队。唐同学说“老师我不聪明,我怕影响您的进度。”就这样团队老师额外给他加时间辅导,使他获得2次特等奖学金和8000元国家奖学金。唐同学贫穷但志不短,知进退,懂感恩,得到学院党委的重视,报销了回家的机票,还给他介绍一份很好的工作。学院食堂等其他部门也给予他很大的帮助,现在这个孩子吃得饱穿得暖,非常感恩学院,还能把余下的钱帮助弟弟妹妹交学费。

导师制使师生走的更近,学生们都说:“老师教我们三年,却影响了我们一生,老师在教我们怎样去写大写的‘人’字”。毕业多年他们一直保持联系,团队的孩子们深深地记得学校的好,感恩他们的母校培养,讲述他们的经历,宣传他们的母校。几年中,带的许多学生在毕业后还一直把老师当成自己的良师益友,还常把自己的小秘密向她们倾诉,通过各种方式与老师分享他们的快乐,分担他们的忧伤。每年教师节的时候她的电话都要打爆了,听到一声声的老师我想您了,一向刚强的她眼睛泛起了泪花。

对学生尽心尽力,对工作不遗余力,只要是工作需要,学生的需要,再苦再累也从不言疲倦、不计个人得失。多年来,王洪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印证了教书育人的誓言,更用行动诠释着无私奉献的内涵,她的学生也在其人格魅力的影响和感召下健康成长,收获成功、心系母校。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教学中,王洪艳始终坚持把学生道德修养和专业素养同步推进,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理实结合,深化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带领学生参加省级技能大赛。为了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王洪艳主动到企业调研走访、学习技术,积极与企业联合建立教师工作站,将企业项目带回课堂,保证教与用不脱节,为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从教22年来,王洪艳勤奋敬业,矢志不渝,求实进取,勇于探索,完成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教材6部,专利4项,荣获省教学成果奖4项,参加各种培训和企业锻炼20余次,在工业产品设计智能制造等领域颇有造诣。先后荣获“辽宁省教学名师”“辽宁省优秀教师”“辽宁省优秀导师”“辽宁省青年科研骨干”“丹东好人•最美教师”“丹东市骨干教师”“丹东市专业带头人”“丹东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王洪艳始终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使命和追求,坚持聚焦专业特色,强化专业品牌建设,严谨治学,从严治教,献身职业教育,倾心关注学生的成长成才,倾情献身学院的发展建设,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她为人谦虚真诚,处事公道正派,待人诚恳友善,尊敬领导,团结同志,工作尽心尽责。王洪艳始终活跃在技术改造第一线,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先后在3家企业兼职技术顾问负责产品技术改造,完成大型技术改造,为企业解决了许多生产技术上的难题,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她密切关注职业教育前沿动态,潜心钻研,编写校内实习实训大纲和校内教材多部,完善了机加实训基地的建设,为成为新一代研究型教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尺讲台存日月,一支粉笔写春秋。王洪艳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不变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不懈的追求和责任,心系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情系莘莘学子成长成才,以骄人业绩谱写了奋发有为、激昂绚丽的教育华章。

©版权所有 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 电话:0415-6225101 辽ICP备080040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