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财政厅关于《辽宁省教育厅 辽宁省财政厅关于申报2012年度对接产业集群省级职业教育示范专业建设项目的通知》精神,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获得了本项示范专业建设的殊荣。历经几年的建设,根据示范专业建设的精神,围绕我省支柱产业、振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以校企共建为载体,实施专业(群)与产业集群对接的示范专业建设计划,到2015年,高等职业教育建设100个左右的省级示范专业点,力争10个左右专业成为国家级示范专业的目标引领下,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经过几年的建设,励精图治,锐意创新,精准建设,全力提升。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开办于时间1984年,建设期本专业在校学生人数567人,相关专业学生在校生人数1063人,就业率平均在94%以上,就业对口率平均76%。现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1人,副高级以上职称7人,讲师7人,助教5人,双师型教师达到93%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以精良的专业梯队组成,建立省级示范性实验实训基地,建立校企合作式的实习和就业平台;将专业建设重心放在: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办学的基本依据,以开放性办学为主导形式,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从培养模式创新入手,与建筑企业零距离对接,以岗位需求设课程,瞄准实践抓技能,实行订单培养。按国家教育部高职教育教学指导方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投入重点倾斜,确保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和技能要求高标准。教学上突出技能训练,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以实训教学为手段,以职业标准为依据,构建以专业核心能力为主线的课程结构。全方位提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打造辽宁省对接产业集群职业教育示范专业。
③ 学院成立项目领导组、财务专项、督导组,定期自检并接受上级部门的督导检查;
④ 三年内建设一个具有地方影响力,有创新力和特色的省级示范专业。
2015年学院喜获省委、省政府联合命名表彰的2012-2014年度全省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2015年学院被辽宁省教育厅评为“辽宁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建筑系获得了2013年度、2014年度学院先进集体,2016年获得省级安全生产先进部门的荣誉,连续几年培养省优秀大学生12名,获得全国建筑类院校优秀大学生2名,涌现了大学生勇救落水青年等见义勇为的感人事迹。
学院2010年制定了导师制,在全学院开展了学生人生导师、青蓝工程导师和创新团队导师,每年全校受到导师培养的学生达600多人,建筑系受益师生达60多人,创新团队培养的学生在省级、国家级大赛中多次获奖,成果显著。
以建筑工程大项目为实训对象,对接模式培养,构建“五六一”的课程体系模式,延伸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体现了工程项目的递进性、完整性,创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模式,优化了建筑工程技术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建筑工程技术及相关专业累计校企合作单位19个,提供了校外实训、顶岗实习和就业的平台,校企合作创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4个,开展BIM技术的实际应用,成立了学院建筑工程研究所,开展装饰图文展板的设计与制作,服务于学院和社会。
促进校本教材的建设,突出岗位需求,对接行业标准,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近年来建筑系开发教材21部,专业教学教材自成体系,因材施教,教学反响好。
(6)以“建筑CAD”为特色教学,以点带面全面提升。
以“建筑CAD”特色教学为抓手,瞄准实践抓技能,拓展专业能力,适应岗位需求。建筑工程技术及相关专业加大了建筑CAD、广联达工程算量、3D-MAX等专业技能的培养,实训课时占总学时的75%以上。其中,有50%学生获得教育部CAXC颁发的CAD设计能力证书,学生在省级国家级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部分学生凭借建筑CAD的能力进入了设计岗位,就业质量得以提升。
作为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会员单位、辽宁省职教集团理事单位,以及辽宁省建设教育协会会员单位,2014年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赞助,承办辽宁省职教集团专业建设委员会“建筑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及课程建设研讨会”。夏怡被聘请为辽宁省建筑设备职教教团专家,2017年被聘为辽宁省建筑设计勘察专家,张萍、夏怡被聘为丹东市帮扶民企业和外资企业“百千万”专项行动专家,夏怡、邵政胜、于秀开、张萍为丹东市科技局评审专家,加大了服务于地方经济的能力,增强了示范专业影响力。
建筑工程技术及相关专业开展建筑识图、建筑CAD、工程算量等各项技能培养,在省级国家级大赛中获得多项成果。2014年12级建筑工程技术三名学生获得了全国鲁班杯建筑制图与识图大赛团体一等奖1项、个人一等奖2项、个人二等奖1项的优异成绩;2015年13级三名学生获得了辽宁省建筑类大赛工程算量团体一等奖,和三个单项一等奖、三等奖等,辽宁省第三名;15级工程造价和工程监理30名学生在全国广联达BIM算量大赛中获得团体一等奖,和多个单项一等奖。
2013年、2014年我系孙庆峰老师连续两届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分别在“建筑CAD设计”和“建筑桁架设计与制作”赛事中获得一等奖,建筑系夏怡主任多次担任省级和国家级建筑类大赛的评委,师资能力不断提高。
学院根据行业发展和岗位需求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制度,根据专业需求实施动态课程申请,保障专业教学紧跟产业步伐,适应岗位需求。2015年学院联合校外专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2016年完成了核心课程标准制定,2017年完成了非核心课程课程标准,2016年开展了课程考试改革标准的制定,确定了培养目标,规定了执行标准,得到了应用和实践的检验。
加强地区产业集群的建设,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2013年申报了工程造价专业,以每年2个班的速度平稳发展,教学团队扎实,专业技能突出,就业质量高,为省内外和外资企业输送了技术人才。
(11)完成中高职一体化课题研究,办学模式多元化发展。
完成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题研究,实施中高衔接人才培养方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多元化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课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高衔接技能型人才系统化培养研究》获得省级优秀科研成果获三等奖。
以职业技能为核心,以岗位证书为抓手,积极推行适合我院的“双证书”教育制度。在校学习期间,学生修满各门课程取得大专毕业证书之外,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全省建筑类“施工员、测量员、材料员”岗位证书考试,取得岗位证书之一,并鼓励部分学生参加国家二级建造师考试,满足了每名学生至少一个岗位证书的要求,实现双证书覆盖率100%,为学生就业增加了竞争力。
(13)完成示范专业实训室建设,实现实训基地跨越式发展。
在示范专业精神引领下,建筑系校内实训室达到17个,按着建设任务完成了1个工程算量实训室,1个建筑制图室,1个建筑CAD绘图室,以及建筑材料燃烧值检测实验室,建筑保温材料检测实验室以及建筑保温性能检测实验室、建筑钢筋模型实训室等,开辟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渠道。
建筑系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各类培训累计29人次,编写教材21部,主持的省级及院级课题14项,科研参与能力100%,撰写论文36篇,教学能力、职业技能、科研能力等方面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其中,建筑系教师申报专利两项,夏怡申报实用新型专利《新型建筑排水管道系统》,王文汇、于秀开、常婧莹申报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压力试验机超行程报警系统》,教师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双师型比例达到90%。
1、《关于成立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建筑工程技术示范专业建设领导下组的通知》
为开展示范专业建设工作,贯彻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财政厅关于《辽宁省教育厅 辽宁省财政厅关于申报2012年度对接产业集群省级职业教育示范专业建设项目的通知》,加大专业建设力度,保证完成示范专业建设任务,更好的发挥示范专业引领作用,本着以建设示范专业为出发点,立足于厚德笃学崇实求新的精神,着眼于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办学目标,经学院研究决定,成立建筑工程技术示范专业建设工作小组。具体如下:
工作小组的职责是全面负责领导建筑工程技术示范专业建设工作,规划制定项目建设任务和工作目标,决策项目建设中的重大事项,研究制订相关保障制度及措施,负责资金筹措、配置和相关政策,组织、管理、协调和监督建设项目的实施,检查、验收项目建设成果,审定相关材料及文件,争取各级部门专家和领导的支持。
2、《关于成立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建筑工程技术示范专业建设工作组的通知》
本着特色办学,力图发展的理念,以就业为导向,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目标,根据《关于成立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建筑工程技术示范专业建设领导下组的通知》,为做好建筑工程技术示范专业建设工作,立足于提升专业能力,创新专业建设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训基地建设,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和教学评价体系,在学院党委指示精神下,建立建筑工程技术示范专业建设工作小组,具体如下:
成 员:于秀开、孙庆峰、刘明明、王晨、常晶莹、于波
① 《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导师制实施办法》2014年修
② 《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教师科研成果量化考核办法》2013年
③ 《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教材选用与编写管理办法》2016年修订
⑤ 《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就业工作通知》2011年
⑧ 《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教师下企业实践暂行办法》2017年修订
⑨ 《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教学督导试行办法》2011年
为做好示范专业工作,学院建立了建筑工程技术示范专业财务专项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学院教务处定期检查示范专业建设进度,2015年底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向全院教职工汇报了示范专业建设情况。建立了建筑工程技术示范专业建设网页,公开建设工作任务书,发布示范专业各建设阶段成绩。
自示范专业建设以来,建筑工程技术及相关专业为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教学设备与生产设备对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施“与时俱进、不断求新”合作理念,为教学提供生产过程化,顶岗实习制度健全化,就业岗位多样化,创新创业建设的合作空间,已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15个。
实践实习校企合作稳定发展,学院各级制定顶岗实习计划,各级建立学生顶岗实习档案,加强三方协议管理,实施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常态化跟踪指导,实施学生实习责任保险,以及企业为学生意外伤害保险等制度。
3、在建设教育协会及职教集团引导下,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积极参加辽宁省建设教育协会及辽宁省建设职教集团组织的各类工作,沿着建筑工程集团化方向发展。
1、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专业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行业市场需要为目标,在加强通识课程与专业技术课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基础上,以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了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在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调整中体现工作内容的递进关系,促进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互协调,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研究中高职衔接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五年一贯制办学的发展。
2、构建职业拓展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充分对行业市场和毕业生调研与论证基础上制定的,通过通识课程和职业技术课程的学习与集中实践环节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实施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
3、突出职业技能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自2011年以来建筑系师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技能大赛数23项,累计获奖人数百余人,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开阔了学生的眼见,为学生日后更快的投入到工作、学习中提供一定基础。
4、开展课程体系改革。已制定18门核心课程和非核心课程25门课程标准,2017年建筑系有7门专业课程进行考试改革,提高了专业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动手能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教育能力。几年来,建筑系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各类培训共计29人次,参加各种省级以上教育教学改革会议20人次,参与科研研究的人员达到100%,主持院级省级课题14项,教师平均参与科研4项以上,编写教材21部,参与教材编写的人均能力2部,每学期2名教师下企业实践。教学能力、职业技能、实践能力不断提高。
召开专业指导委员,聘请校外专家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同开发教材,企业专家参与制定课程标准,参与课程考试改革方案等共建模式。
2、加强院级教学督导,实施专业教学企业参与评价体系。
3、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建立了以“认知态度+理论教学+实训教学”的三方面评价内容,以“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企业评价”的三方评价体系。
以“双效共赢”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模式,以行业需求为引领,建设适合岗位需求的实训室,及校外顶岗实习基地,融合开展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目前已经建立校内实训基地17个,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15个,即学生顶岗实习、就业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技术交流、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合作。
根据示范专业任务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室2个,已建立建筑CAD实训室1个,工程算量模拟实训室1个,及建筑制图手绘实训室1个,完成预期的目标。
| | | | |
| 进行土建、钢筋、安装工程算量仿真实训,培养学生的工程算量软件应用能力。
| | | |
| 能够进行建筑工程的识图与制图,培养学生建筑CAD的绘图能力。
| | | |
| 进行学生基本制图能力训练,培养扎实的吃苦耐劳岗位精神。
| | | |
(二)承诺的地方财政专项资金、行业企业资金、学校自筹等其他资金使用情况
| | |
| | |
| |
| 门窗保温性能检测与测试,现场外墙导热性能检测与测试,现场门窗气密性检测与测试,实验室门窗三性检测与测试
|
| | |
| | |
| |
| |
| | |
(一)重技能,以特色教学为抓手,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二)掌握行业发展趋势,实施动态设置课程,塑造适合行业需求的学生。
(三)加强双师队伍建设,培养具有新技术、擅作为的专业教师。
(四)“双效共赢”校企协同育人,促进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六)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有机结合的“分解融合、理实一体、汇总完善”的教学模式,双重能力提高。
(八)学习新技术,奠定专业培养方向,服务于社会能力提升。
(九)构建“认知态度+理论教学+实训教学”的三方面评价内容,以“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企业评价”的三方评定成绩的评价体系。
示范专业建筑期间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回顾过去几年的建设,虽然收获了一定的经验和进步,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有:
加快建筑工程技术及相关专业群的体系建设与发展,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常态化发展,树立双效共赢协同育人的战略思想,将深化校企合作,加强校企合作机制建设作为改革和创新的重要任务。
逐步改变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匮乏、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数字教学基础设施差、教师数字教学素质低等制约数字化教学发展的问题,随着学院示范校建设和发展,将专业教学与数字化教学资源相结合,实现新时代下教学模式的革新。
3、加强建设资金的使用,发挥示范专业建设的能动性。
在建设资金的使用上要充分,点对点实施,时对时精准,发挥好专业建设资金的能动性。